“妈妈,我信师父!”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六日】二零零一年四月初,我走出非法关押我的劳教所,回到家。此时丈夫(同修)仍被非法关押在当地看守所。一進家门,看到年迈的婆母和我的女儿在喝玉米糊糊,我心中一阵酸楚……

那年我女儿只有六岁。她出生百天,就和我们一起听师父讲法,四岁时,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北京护法。

婆母见我回来了,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女儿扑在我怀里,轻声哭泣。我抚摸着她的额头,安慰她说:“妈妈很快就去干活,挣钱给你和奶奶买好吃的。”

于是,我去一家酒厂上班了。活虽然累点儿,只为能多挣点儿。一次,婆母有事,让我带孩子去上班。东北的四月天还有些冷,赶上那天是阴天,风还挺大。我骑自行车把女儿带到班上。

酒厂的院里有很多水泥坑,只有大门附近还算平整。我给女儿带了饼干和水,让她在大门附近玩,我就干活去了。那天活挺忙,我一直在干活,就没有去看孩子。干着干着,只听“哐当”一声巨响,那声音听起来就像钢和铁相互撞击的声音,随后,传来了女儿的哭喊声。我急忙转头往门口一看,女儿的左脸在流血!

我本能的把手里的大板锹一扔,飞快的往门口跑去。定睛一看,血是从女儿左眼眉处的一个口子流出来的,血越流越多。我让老板娘给我找块白布给孩子包上,她却站在原地,冷冷的说:“你的孩子出这事跟我没关系!”我说:“您放心吧,我是信仰法轮大法的,师尊教导我们做事为别人着想,我不会讹你的。”

见孩子脸上的伤口的血还在不停的往外流,我用手按住那个伤口,求师父给女儿止血……不一会儿,血不太流了。这时才回想:孩子是怎么伤的?那个双狮大铁门现在有一扇关上了,我带孩子来上班时,双扇门都是开着的,每扇门后面都有铁钩子挂着,想关门,都得人把铁钩子从门上拔下来,才能关上。那大铁门好像还从来没有自动脱钩过。那天那扇门脱钩后,被风一刮,正好撞到孩子的左眉处。看到孩子眼眉处的血口子是竖着的,应该是锁门处的三角铁撞的。

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如果不是师尊的保护,女儿的脑袋岂不就会开瓢了!那么大的风,推着那么大的大铁门,直冲着女儿撞过去,那股力量即便是撞到成人头上或身上,也受不了啊!

这时老板娘也拿着白布来到跟前,看到孩子被撞的情况,倒吸了一口冷气,吓得全身直哆嗦……

我对她说:“没事的,是大法师父保护了孩子。感恩师父对孩子的保护!你放心吧,孩子会好的。”我安慰老板娘说。

我简单的给孩子包了一下,就带她去了卫生所。卫生所的大夫是基督徒。我给他说明孩子被撞伤的原因和现场的情况,他觉的太不可思议,似信非信。他严肃地说:“这么大的伤口得缝针,然后打点滴、吃药。”

我问孩子:“女儿,大夫说的你听到了,按大夫说的做,可以吗?”“妈妈,我信师父!想回家。”孩子边回答,边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我深感欣慰,是的,坚信师父,伤口会好的最快,长的最好。我尊重孩子的想法,就对大夫说,简单处理一下吧。

“你精神病啊?怎么能听孩子的!她那么小,懂个啥?”大夫高声地冲我吼。

“法轮大法神奇的事例太多了,只是你不想去了解。”我平静的回答他,并给他讲了很多实例,他还是不相信,但见我心意已定,只好顺我的意把女儿伤口给包扎上了。

“三天内绝对不能出屋,不打针,不吃药,会得破伤风的!”他用不友好的态度、严厉的语气对我说,又说了一句:“三天后再来看看吧。”

回家的路上,我再三叮嘱女儿:这三天别出屋,在家玩。我多少有些担心。

到家后,我把玩具拿给她,让她自己在客厅玩,我去厨房给女儿做饭,要给她做一顿她最喜欢吃的饭。

当我端着鸡蛋面進屋时,已不见女儿的踪影!我急匆匆地出去找,看见她正在当街和几个小朋友打向日葵杆子,那向日葵杆都快打破了。

我抱起女儿,心疼的问:“乖女儿,你伤口疼吗?”“妈妈,我信师父!”女儿还是那句话,也还是用那种坚定的眼神看着我。我当时深感惭愧!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没有孩子的正念强呢,没有真正的信师信法。

三天后,我带着女儿去了卫生所。大夫问我:“这三天孩子咋样?”我说:“天天出去玩,看都看不住。”“那伤口可能不会合上。”大夫很自信的说,同时把孩子拉了过去,随手把包扎伤口的布拿了下来。

一看,伤口完全合上了,而且还有些红润,这种情况对于从小受无神论及实证科学影响、特别相信并认为耶稣是唯一的真神的他惊讶的说:“伤口真的合上了。没有任何治疗,还长的这么好!”他亲眼见证了大法的神奇,对我的态度也改变了。

如今,女儿已结婚成家了,遇事就想到师父,并诚心敬念“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去年年底,武汉肺炎疫情严重时,女儿、女婿及小外孙女的奶奶都阳了,因为他们都相信大法好,很快都恢复健康。小外孙女还没满月,也有一点发烧,我就给她听了两天师尊的讲法。结果啥事没有,小外孙女已四个多月了,现在可健康了!

女儿他们愿意和我住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一大家人都沐浴在师尊的法光中,幸福无比!

感恩师尊的慈悲保护与救度!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