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在海外的大陆同修交流

更新: 2019年06月05日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九年六月三日】师父连续两次讲法谈到来到海外的大陆同修的行为,在今年的纽约法会中,师父讲:“所以那些带了很多在大陆养成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人,在国际社会中必须得去改变一下自己。我讲这个,是因为现在中国大陆出来的学员越来越多,超过了原来在国际社会上的大法弟子的人数,甚至于已经成了主体了,那么你们就更应该注意这些。 ”[1]

我是在大陆出生、长大,成年后来到海外上学的大法弟子,现在在美国的常人公司工作,周围的环境大部份是美国人,我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抛砖引玉,与同修交流、探讨在海外的一些不适当行为、想法,怎样能够在海外日常生活中、参与活动时在公众场合有更好的行为,更好的证实大法的美好。

(一)基本礼仪

我在跟西人接触、观察西人的礼仪行为时,最大的体会是,在中国大陆养成的一些不经意的习惯、行为,是一种自私、不顾及他人的表现。在西方社会,虽然有些时候西人的礼仪只是一种表面,但是作为修炼人,我们其实可以做到更发自内心,更注重小节,对于修炼人来讲,这些礼仪其实也体现出我们修炼中“为他”的心性,同时也是在圆容在常人这一层的法。

举个例子,西方人不喜欢跟陌生人之间的肢体接触,其实这是比较尊重每个个体,所以在公共场所,如果要从别人身边经过,地方比较窄小,可能会触碰到他人时,一般都会说声“Excuse me(对不起)”,让对方意识到你可能需要借过。当对方听到时,也会尽量让开位置让你通过。我曾在参加游行前准备时,正在队伍旁边忙着发短信联系同修,突然从我身后两只手抓着我的胳膊,把我推向一边好给对方让出位置让他经过。如果这是在西方社会,突然在这种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触碰陌生人的身体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也不会被人理解。有时我也观察到,有的华人在看到路人身边稍稍有些位置,能够侧身通过时,就侧着身子,弓腰弯腿驼背地勉强挤过去,其实也是很不雅观。在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很多儒雅的人,在社会上比较有阶层的人,通常不会这样做这种不太雅观的事情。

我遇到一些同修,在公共场所说话很大声,其实能看出来他(她)自己意识不到。一般来说在公共场所,西人不会大声喊叫。我曾在英国跟西人同修一起挨家挨户挂神韵宣传册,当我们做完时,西人同修在街的对面想叫我上车,这位同修不会向我大声喊我的名字,而是一直很有耐心的朝我挥手,引起我的注意。在当时那一瞬间,我一下子意识到,在大陆养成的一些行为是多么不考虑自己的形像,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

有些华人有时在接电话时非常大声,或者喜欢公放音乐,如果仔细观察,在公共场所,西人在欣赏音乐或接电话时,通常不会开公放,都是会插上耳机,以免打搅到别人。

还有一些小节也顺便一提,西人在开门时,要离开门前,都会看一下后边有没有人要马上進来,如果有人要進来时,通常都会一直撑着门,等着后面的人跟上。师父在讲法中也曾提过,如果当着别人的面,咣当一声,把门关上了,是非常不礼貌的。

西人对老弱病残都会非常照顾,在开关门、出电梯、上下楼、排队时,如果看到老弱病残,都会特别关照。但是有些华人做事时心急火燎的,排队、开关门急匆匆的,不管不顾身边的人。

师父告诉我们:“再有,你们在偶然中碰到的人,在生活中碰到的人,工作中碰到的人,大家都要去讲真相。就是在人世匆匆的一走一过中来不及说话你都要把慈悲留给对方,不要失去该度的,更不要失去有缘的。”[2]

我体会到,这些平时在公共场所的细节,其实也是展现大法弟子“为他”的境界。即使没有机会说上话、讲真相,但起码给这个社会留下一些善的影响。

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最好把嘴埋在自己的胳膊肘里面,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吐沫到处乱飞,而且通常西人在这种情况,还有打嗝时,都会说声“Excuse me(对不起)”,以示自己的歉意。

(二)学会说谢谢、请

有一次我和我的同事去吃饭,我们吃完饭从餐馆走出来时,我的同事很绅士的为我们后面一位急匆匆的华人女士撑着门,那位华人着急忙慌的从我们身边走过,对我同事为她撑门熟视无睹,完全没有任何感激之意。我同事当时有些气愤的说:“中国人都不会讲谢谢的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西人会把感谢一直挂在嘴边。在别人对自己提供了帮助时,不仅会说谢谢,还会说“I really appreciate”,意思是我真的很感激。在西方有感恩节,在我的公司有感恩员工周,在比较好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友善,而且会互相提供帮助,同时也会互相感激,不象在大陆的社会,互相提防,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好象是应该的,甚至是怀疑对方想来骗自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他人对你提供了帮助,不妨真心表达出你的感谢。

我在刚出国时,有一位同修曾教给我,在回答对方问题,比如对方问你,是否要一杯水,需要的时候回答说:“Yes,please(是的,请)”;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说“I'm OK,thank you(我很好,不用了,谢谢)”。其实这里面也体现了一点,西人说话的时候一方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另一方面,在拒绝别人时,很多时候不会直接硬邦邦地说No(不),拒人千里之外,而是很婉转的不想伤对方的好意说,我很好,谢谢,不用了。

(三)说话的语气

我在练习口语,与西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还体会到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大陆人的说话方式是比较命令人的口气,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些强制性的态度,而用英文比较好的表达出来,通常是询问式的语气。举个例子,很多人在最开始说英文时,并没有意识到口语中这种语气的不同。比如在餐馆点餐时,不太懂这种表达方式的人会说,给我这道菜,给我来杯水;但西人在口语中,通常在问别人要东西时,都会说,可以给我来份这个吗?可以给我来杯水吗?而且都会加上请,这是比较客气的表达。当我意识到这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思维深处,被党文化影响的一种高高在上,命令别人的思维,这也许也是为什么,一些华人不懂感恩,说话口气很生硬的地方吧。

我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我没有注意到的事情,触犯到我的同事,我同事会以很婉转的方式告诉我,这与大陆人说话方式也很不同。我自己在看到别人的问题时,看似很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你哪里做的不对,你应该哪里做好、改正。而我同事在指出我的问题时,会先夸奖我的优点,再婉转的提出如果以后哪些地方更加注意的话,会锦上添花。这种婉转的表达方式不仅没有伤害到对方的感受,而且是以一种鼓励的心态希望对方做好,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西人单纯,但是不傻

今年师父在讲法中说:“不要把国际社会的人当作很简单。他们虽然思想很简单,正因为思想越简单越清晰,他看的问题越透;他只是不那么表达,只是不那么说,心里非常有数。”[1]

我在同西人打交道时,切身体会到这点。有些华人可能觉得,在西方社会制定的一些规则有太多漏洞,很多空子可以钻,西方社会的人太傻了。其实是自己的思想太复杂,总想占小便宜,总想做事情钻空子。

有时候在退东西时,尤其能体现这一点。我曾经买了一个液体的化妆品,后来发现完全用不上,就拿到商场退货。在去的路上我还在想,这化妆品是液体的,我用不用售货员也看不出来,退货时我特意向售货员解释一下,我真的一次没用。可是那售货员连看都没看,直接给我退钱。当时的体会是,很多时候西方社会的规则建立在人对人信任的基础上,如果你想钻空子是可以钻,但是作为大法弟子,我们都知道失去的是什么,而且也许在当下占小便宜时没什么问题,以后会引出大麻烦。

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西人,让我尤其体会到西方人的“不傻”。有些西人,看着他们大大的眼睛,好象很单纯,其实师父教给我们,越接近真善忍,越能跟宇宙的特性沟通。我观察到,有些西人他们的直觉是非常准的,有时候跟你接触,连你想什么他们都知道,因为他们复杂的思想不多,所以他们直接就能感受到你是否紧张,你的情绪高兴还是悲伤,你想表达什么,你是不是想骗他们等等。当我意识到这点时,马上意识到,自己一定得好好修炼,返本归真,把在大陆养成的那些复杂的思想去掉才行。

(五)做事平和,不急于求成

师父在讲法中讲道:“很多人从大陆出来之后,到了国际社会看到人怎么都这么简单哪,谈话、甚至于做事情都非常平和。”[1]

我曾经目睹一位同事为了争取利益,睁眼说瞎话,说这笔交易应该算在自己的头上。我看到被占取利益的同事处理这个矛盾时很生气,但是不会气急败坏的骂这个人怎么这么坏,而是尽量隐忍自己的脾气,不会象一触即发的炸弹,一点就着。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还是会跟对方尝试继续沟通,如果发现对方不为所动,也只是接受现实。

我自己其实在很多时候遇到矛盾时,一点就着,有时候感觉已经触碰到自己底线时,会非常气恨,与同事相比,在这一点上都跟常人差的很远。而且在党文化的影响下,矛盾会在思维中扩大,变得非常尖锐,有时候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极端的扩大;而西方人在处理矛盾时,尽量把矛盾弱化,有时候会以一种很幽默的方式将矛盾化解。

我后来在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发现越是有涵养的人,越不会把自己的脾气展露无遗,而是更多的调适自己的心态。同时也要让自己心胸开阔,不能被党文化影响的心胸狭窄,总是得理不饶人。

师父讲:“大家想一想,常人中年岁大的人,文化层次高的人还要讲个涵养,不和人家一般见识。何况我们炼功人呢?那怎么是懦弱?我说那是大忍之心的体现,那是意志坚强的体现,只有炼功人才能有这样大忍之心。”[3]

这种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我身边,象是大陆同修与台湾同修接触时,台湾同修生气了,而大陆同修却一点感觉都没有。我有时生气的时候,总要一吐为快,心里把对方骂的解气为止,其实作为修炼人,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忍,心态比较极端。

这种不平和的心态,我自己的体会是,在大陆那种高压浮躁的环境下,人的心态总是紧绷的,不能放松下来。每天好象马不停蹄的忙碌着,但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好好体会下修炼、生活,体会下自己、周围环境的感受。在心里总是处于这种紧张的状态下时,在遇到任何不顺的情况下,很容易爆发,不过这是我自己的体会,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方面的因素。

我在刚工作的时候,急于求成这个心态也特别突出。刚开始工作时,什么技能都是从头开始学,成天满脑子都想着,什么时候能学会这些,什么时候业绩能有些起色,每天好象注意力不在怎样把技能学会,总是无缘无故的着急要把工作技巧学会。后来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才开始慢下脚步,认真的学习每一个步骤,关注该注意的细节。每次脑海中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能急于求成。

其实每次出现问题,自己犯错误,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很气馁。但是我的同事经常用美式的思维鼓励我说,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啊,下次你就知道了。学习到这种思维以后,不花费时间在自责中,而是在循序渐進,走向慢慢成熟的过程中成长、熟练。如果抱着平和的心态,慢慢积累,仔细体会这个过程,其实是会有很大的收获。现在我在工作中终于有些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客户服务越来越好,业务越来越成熟,而业绩好象不经意间越做越好,象师父讲的“无求而自得”[4]。

(五)工作是生活的一部份

师父讲:“有人说中国人做不了大生意。我告诉大家,在国际社会上的人,他们做生意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啊?他做一个不管大生意、小生意,他把它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份,他是尽心尽力的把它做好,会做的很长远。这种心态会使工作态度、产品质量很好。很多大陆人哪,就想一夜发财,做事没有长远的打算,其它国家的人不会这样想,经营的是工作、是自己的生活,只想得到正常的回报,他们是那样的想法。”[5]

在我的工作环境中,我从我同事学到做成做不成生意比较顺其自然的心态。对我们自己来说,当然在专业技能上要越做越好,但是由于公司和产品的一些限制,并不能满足每个客人的需求,所以在一些生意由于这些限制没做成时,不会象一些商家花言巧语,削尖脑袋就要做成这笔交易。

如果发现做不成这笔交易,我们一般会比较遗憾的跟客人讲,抱歉,希望我们公司以后在这方面有所改善,但是现在还没有这项服务,如果以后公司提供这种服务后,会尽量及时通知到您。这样细水长流,等到客人需要我们时,对我们之前的服务有很好的印象,自然会回来找我们来做。

(六)妒嫉心

攀比、炫耀、虚荣在当今大陆是非常普遍的,深挖一下,背后是妒嫉心。在西方社会,很少有人探讨这个人开什么车,穿什么名牌衣服,孩子上什么大学,买个包包、化妆品花了多少钱。互相之间谈论的更多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过什么地方,有什么见闻,家里人互相之间的趣事等等。

师父说:“这种自然社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平和、为善、心胸开放、很少戒备人的正常生存状态,这是正常的,没有邪党之前的中国人过去也是这样。”[6]

我最初开始在西方社会工作时,有些担心自己的语言不行,能力不足不能跟母语是英语的同事竞争。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我的自信很多都是来自我同事对我的鼓励。虽然同为销售,有一些销售业绩之间的竞争,但是我的同事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我,这把我观念里“总得留一手”的意识给打破了。而我同事越是这样毫无保留的把好的技能分享给我们,越给我们的工作环境创造出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在我后面来的新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也学习我同事毫无保留的提供帮助,当新的同事掌握一些技能后,也积极的回馈给我,让我们整个团队的合作更加顺畅。

而在我取得一些成绩后,我的同事真的是真心为我感到高兴。我在后来跟我同事的一次谈话中,他还提到,在我入职时最初的执照考试,当他在得知我通过这么难的考试时,很为我感到骄傲。

在我最初工作时,英语口语并不是很好,但让我很惊讶的是,我同事看我的角度不是象华人的惯性思维,看的是你的短板、缺点,而总是看你的长处。这里只有你会讲中文,所以这个市场这么多的华人全是你的机会;你的性格很好,所以肯定能跟客人建立很好的联系等等。在西方社会待的时间越久,越意识到自己的妒嫉心,在看一个人的时候,总是看对方的缺点,忽视对方的优点;看一个人的缺点时,要一棍子打死,好象这个人从此无可救药了;遇到问题发生时,总是抱怨、埋怨怎么会出这种事,而不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尽快解决问题。

深挖下去,妒嫉心后面的私和恨,让人心胸狭窄,思维也不开阔。象是我同事不计较别人能同他一样掌握技能,心胸宽广,反而收获比自己努力得来的更多。

我想借这个机会能与同修更多的交流我们在修炼上,在西方社会工作生活中要提高、注意的问题,能够更好的维护我们的修炼环境,同时也能达到师父对我们的要求,救度全世界更多的人。

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注:
[1]李洪志师父经文:《二零一九年纽约法会讲法》
[2] 李洪志师父著作:《各地讲法四》〈二零零三年亚特兰大法会讲法〉
[3] 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
[4] 李洪志师父著作:《悉尼法会讲法》
[5] 李洪志师父经文:《二零一五年纽约法会讲法》
[6] 李洪志师父著作:《各地讲法九》〈二零零九年大纽约国际法会讲法〉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