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按“无私无我,先他后我”去修了吗?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师尊告诫我们:“我还要告诉你们,其实你们以前的本性是建立在为我为私的基础上的,你们今后做事就是要先想到别人,修成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正觉,所以你们今后做什么说什么也得为别人,以至为后人着想啊!为大法的永世不变着想啊!”[1]

师尊也讲过:“大家记的,我经常跟你们讲一句话,大法弟子做任何事情都是首先考虑别人。每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出现一种情况的时候,哪怕一件小事,我的第一念首先想到别人,因为已经形成自然的了,我就是先去想别人。”[2]

以前我读这些法的时候都是感性上的认识,从来没有结合自己的修炼表现好好悟一悟。最近和同修切磋的时候谈到“无私无我,先他后我”[1]的法理,我蓦然惊觉,导致我这么多年修炼磕磕绊绊无所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按照师父法中要求的“无私无我,先他后我”去做!如棒喝,又如醍醐灌顶,将我从大梦中唤醒。

我们从法中知道,旧宇宙之所以走到坏灭的今天,就是因为其先天机制的缺陷,致使生命的根本是为私的。生命下沉并产生各种执著的根源就在于其自私的特性。师父讲:“新的宇宙健全了旧的宇宙不健全的各种因素”[3],师父还讲:“将来的生命都是为他的,过去的生命是为私的。”[4]我认识到,如果旧宇宙的生命不能从根本上由“为私”变为“为他”,是没有机会進入到成住不灭的新宇宙。师父传与我们的这部大法就是让我们脱胎换骨、同化到新宇宙的啊!

惭愧修炼这么久,今天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根子上的问题。法理在我面前豁然展现,我体内的所有细胞一瞬间苏醒过来。想到自己多年来哪怕在做三件事的时候也都是“我要怎样怎样”和“我如何如何”……考虑所有问题的基点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无论主观上多么希望修好,而实际情况是事与愿违在修炼的这条路上蜗牛一样艰辛爬行。如果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第一念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而非自己,那发自内心对生命的珍惜会让我们自然地流露出真诚和善良。

拿个人修炼来说,妒嫉心的普遍存在深深困扰着我们。师尊在《转法轮》中将妒嫉心专门拿出来单讲,妒嫉心的强弱直接反映出心性高低。对于修炼人来说此心不去绝不可能圆满。可是,为什么我们修了这么多年一直去不干净,甚至只是被动的抑制它而根本没有去掉一点呢?有的同修很苦恼,发正念的时候专门针对妒嫉心铲除,但是效果并不好。究竟为什么呢?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为我”为“为他”。如果别人有了好事,我们能象师父举的汤姆和杰克考试打了一百分说出来分享的那个例子一样,妒嫉心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如果为私的根子没有动,你去铲除枝枝叶叶,也始终在各种人心与观念的干扰下修不出来。不管三件事做了多少,实质的心性没有得到升华,本质上我们依然是旧宇宙的生命。

讲真相救度众生中同样如此,当我们第一念是发自内心想救了这个生命的时候,救人效果就会好很多。即使有的人被邪恶毒害的很深,除了为他感到惋惜痛心着急,是丝毫不会为对方的无理言辞动心的。

当我们“无私无我,先他后我”做的越来越好的时候,为私为我的那一面就越弱,后天形成的自我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去掉了。当我们完全修成为他的生命的时候,那后天形成的自我与为私将荡然无存。

我的内境现在是喜乐纯净的。不再时时与宇宙特性拧劲了;不再患得患失得消沉;不再有兴趣滔滔不绝证实自我;再没有了嫉恶如仇的愤愤不平以及由于看不惯别人带来的郁闷纠结(我现在才知道向外看本身就是生命为私为我的表现啊)取而代之的是对人与人之间缘份的珍惜;也不会为找到一堆执著心却迟迟难去而苦恼无奈了;我也不再有反迫害修炼的阴影了……现在我每每遇到要提高的时候,都会自然的而不是被动不痛不痒的“向内找”,看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的动机是不是站在为他的基点上,及时归正不符合法之处和扩充自己的容量。我深深体会到了在法上认识法以及升华后的玄妙殊胜。修炼对我来说已经由一份沉甸甸的“苦差事”变为甘之如饴的乐事了。我终于会修了。

我在刚开始认识到自己根子上的问题时,为自己悟性差和不实修感到震惊和羞愧,同时也开始体会到师尊在末劫之后仍在普度的艰辛。如我一般迷在人中很深的学员应该还有不少,所以我动念将自己所悟写下。层次有限,表达得也不是很到位。在此叩谢师尊对不争气弟子自始至终不放弃的苦度。写出此文意在与同修切磋共同精進,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精進要旨》〈佛性无漏〉
[2] 李洪志师父著作:《各地讲法二》〈二零零二年波士顿法会讲法〉
[3] 李洪志师父著作:《北美巡回讲法》
[4] 李洪志师父著作:《二零零四年纽约国际法会讲法》

[修炼人之间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个人当时修炼状态中的认识,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