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谈:里仁为美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孔子一生谈做人的道理,注重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做起,其它的事,自然就会豁然贯通。以下为《论语》、《孔子家语》中记载的几个故事:

六、里仁为美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在中国古代是指人居住的地方,在这引申为动词,当居、处讲;“知”通“智”,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处在仁的境况中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人不去使自己择仁而处,又怎么能谈得上是有智慧呢?孔子说“知者利仁”,是说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会知道去追求仁,使自己处在仁的境况中,那才是人所要去选择的目的。

孔子一生志于仁,为的就是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处在最美好的仁德中。他提出“仁者爱人”,泛爱众。讲求仁、克己、公正、无私,是圣人、君子应必备的德性修养。行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敬”。而“敬”是以敬天地为前提的,认为人们的精神活动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如果大自然有了异常的变化,那么人就应该及时反省改过,因为人如果违背了天理,即便是祈祷也不会得福。而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懂得顺从天理。孔子认为一个有志于道的人要时常亲近圣人、仁人、贤人和有道的人,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圣贤的教诲。如“孔子之所严事(尊敬、推崇),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等。”

一次,孔子对曾参说:“子夏的学识会提高得很快,因为他喜欢与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所以说,跟善人一起,就象到了长满香花草的房子里,时间久了之后,被其感染与同化。因此,君子必然谨慎地选择与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弟子规》中也说道:“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同样也是告诉人们,亲近仁德之人,亲近良师益友,可以提升高自己的道德学识。

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淳厚的社会风气,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人人都相互关爱帮助,能够为他人着想,又很谦虚,很恭敬;人人都不去伤害别人,不损人利己,还有谁会认为这种存在境况不为美呢?

古代圣贤教化,无不教人向善,唤醒人的道德良知,使人循天道,讲道义,彼此关爱,谦恭礼让,社会呈现一片祥和气象。然而,当今中共却破坏传统文化和道德,以“假、恶、斗”的党文化替代传统文化,宣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破坏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颠覆人们心中的良知理念,使社会秩序紊乱,道德沦丧,环境污染,……是一切社会败象之根源。特别是对信仰“真、善、忍”的法轮功广大善良民众的迫害,更是天理不容,必遭天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民众认清恶党本质,退掉入恶党团队时所发毒誓(做恶党牺牲、为恶党奋斗终身),为自己选择了良心和光明的前程。明真相,回归道德和良知,才能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永恒美好。

(全文完)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