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的发展过程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我们从法中知道,人类的一切都有他的根源和意义所在。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人类社会很多东西也不简单。大家知道现在人类社会的行业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这个现代社会好象非常的繁荣,什么都有。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在古代的社会就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呢?是因为就象我刚讲过的在宇宙遥远天体的生命很多也都把他们的东西拿到人这来了。”[1]

下面,我们就简述一下导语的“发展”史:

第一代新闻导语是在十九世纪,也就是1844年电报出现之后相应“诞生”的。前方记者受电报的通讯技术限制,必须在第一段就要把全篇概括,这样的话,即使后面的部份没有顺利送达记者总部,损失也不会是巨大的。

这就是第一代导语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一代导语被后人称为“概括式导语”或“六要素导语”,新闻六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导语,一般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它的优势是具体、完整。缺点是:(有时)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够突出。因为六要素导语就象挂满手帕、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所以也形象的称为“晾衣绳式导语”。

到后来有了第二代导语(年代说法不一)──简单的说,就是选出六要素中的部份主要元素作为导语。最后,又出现了第三代导语──“突出”某一个元素(也许是六要素之一,也许是六要素之外),此时的导语完全摆脱了原来的架构,主要定位在新闻冲击力上,许多记者比较鲜明的提出:“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進导语”;“导语不但是个句子,更是个强调性的句子。”“导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给人提供一个继续读下去的理由,让读者不得不继续看下去。”“导语,要真的有”导“的功效。导语要让人一见而惊喜,不忍弃去,象磁铁一样紧紧的把受众的眼光吸引住,激起受众了解新闻全貌的浓厚兴趣,诱导受众读完全篇消息。导语不仅要吸引人,还要力求给受众一些启迪、思索。”

美国报业大亨赫斯特在谈到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时说:“如果你的第一句话不能打动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以上简略介绍了导语的“发展史”。师父讲过:“人类社会如果哪些东西不对劲的话,就不可能在人类社会普遍采用。”[2]“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不但要做好,很可能是留给未来的文化”[3]。我个人理解,我们应该正视并善用、正用这些技能和智慧,更大限度救度众生。

目前,常人总结第三代导语类型,有分成几大类的,还有分成有十几类、二十几类的,分类有粗有细,大致的表现形式基本就是这些。同修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也可以去常人网站去看看,借鉴一下。不过,有同修顾虑:常人的东西中有邪党的因素。其实,很多技术是人类的智慧被邪党利用了,并非是邪党本身的东西。

反面例子:七十年前,邪党强调导语的重要

邪党利用新闻资讯给中国人洗脑,大家对此都有一定认识,但邪党对文章导语的重视成度,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远在1943年,邪党新华社就给各个分社明确提出:新闻的高潮在开头、导语的事实要丰满并吸引读者“不得不看下去”、导语的语言要生动。在1951年2月,也就是窃取政权一年多,邪党党魁竟然专门下发文件,强调文章导语的重要。

常人的技能是神给人的智慧,是铺垫文化,但目前的情况是,邪党窃取了宇宙智慧并借此迫害众生!如果我们大法弟子不去重视、不能善用,進而不能最大限度的救度众生,实在是一大憾事啊!

我从师父的《洪吟三》中的〈什么是中华文明〉“党可以任意灌输谎言 目地明确操作系统极精”中悟到:媒体管理也好,写作技巧也好,要想做好,就得精细的研究每个环节,充份运用常人的技能。六十多年来,邪党这样做了,而且“成功的”把人害了,我们面对的是被毒害至深的广大民众,要想救更多的人,就得把写作水平提高上去。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二零零五年旧金山法会讲法》
[2] 李洪志师父著作:《各地讲法九》〈二零零九年大纽约国际法会讲法〉
[3] 李洪志师父著作:《各地讲法九》〈在新唐人电视讨论会上的讲法〉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