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浅谈传统理念“安贫乐道”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即宇宙规律,一直是各家学说、各个学派所追求的总归宿、最高目标和境界。安贫乐道是我国古人的一种立身处世之道,也是自古以来为人称颂的美德。“安贫”反映的是对清贫的物质生活安然恬静的一种坦然态度,“乐道”反映的是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儒释道在传统文化中的渊源传承,使得历史上有很多安贫乐道之士,他们不为世间贫穷、富贵等外在环境所动,始终道心坚定,以学道、悟道、得道为最大的快乐,以下举些例子。

孔颜乐处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意指如符合正道,即使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乐在其中了;孔子还曾这样描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说颜回使用非常简陋的竹器吃饭,用瓢饮水,住在陋巷,别人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处之泰然,不改安贫乐道的心境。对于孔子、颜回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人们把他们这种融于道的心灵深处的快乐,安贫乐道的精神,合而称之为“孔颜乐处”。

孔子倡导儒家道义担当的“安贫乐道”,对“道济天下”的坚信,“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提倡道德教化,经常劝人安贫乐道,完善道德人格,帮助人们从功名利禄的贪欲中超脱出来,勿因迷失人生方向而堕落。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告诉人们知顺天命,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安贫乐道了。

孔子和他的学生把实践道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准则,凡事以是否符合道义为前提,周游列国而弘道。以人道去符合天道,人心合天心,以达到“天人合一”。后来的儒家知识份子都以寻求“孔颜乐处”作为自身内心世界充实的理想境界,追求崇高的道和“天人合一”。

曾参弘道

曾参,师从孔子,在修身和躬行礼仪上颇有建树,传承孔子主张,弘扬道义,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参每日在家白天躬耕陇亩,晚间刻苦学习到深夜,生活窘迫,鲁国国君听说了他的品行后,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他固辞不受,依旧“敝衣而耕,常日不举火”(《孔子家语》)。使者曾劝说他:“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曾参对使者诚恳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予人者骄傲于人。纵然予人者并不骄傲,但我能不畏惧吗?再说,无功受禄,不如自食其力。”因此,曾参依旧无怨无悔地过着贫困的日子,自得其乐。

曾参周游列国时,齐国想聘他为相,楚国欲迎他为令尹,晋国有意尊他为上卿,但他看到自己施惠于民的建议未被采纳,于是坚辞不受,始终从事教学,四处授馆。后来他到卫国,与同学子夏等设教于西河一带,从者甚众。当时他的同学子路正在卫国做大夫,有人建议他去找子路,定能获得高官厚禄。曾参说:“我以宣扬‘仁’为己任,并不求名利。宁愿在西河教学,过安贫乐道的生活!”他就一直住在西河岸边,有时连续三天不生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尽管生活如此艰苦,却依然乐观开朗,教学之余,散步河边,拂着轻风,唱着《商颂》,怡然自得!他还编著了《大学》、《孝经》等经典著作,流传后世。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朝刘禹锡,写了一篇著名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篇文章不足百字,却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为何作者身居陋室能“自得其乐”,而能不觉其陋?就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我提升道德境界,“惟吾德馨”,那么即使身处陋室又“何陋之有”?!他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文章开头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如溪流直下,十分自然地引出正题,而绿苔、青草、素琴、金经这些富于色彩美的点染,更使陋室光彩照人,别有洞天。交友的叙述,志趣的抒发,幽雅地弹素,潜心静默地阅读佛经。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好象西蜀扬子云的亭子,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抱负远大,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文章篇末以“孔子云:何陋之有?’”典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虽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而被贬谪到边郡,但绝不改变自己的理想,难道这样的陋室还不该铭文以志之吗?

周敦颐《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为官几十年,清廉正直,淡泊名利,视轩冕之贵、金玉之富,犹如铢尘一样的轻微,以孔子、颜回为楷模,倡导和实行善政。他晚年辞官归隐,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平生酷爱莲花,曾辟池种莲,名“爱莲池”,写下了《爱莲说》一文流传千古,莲之品格也是他不阿谀权贵、始终保持真我本色的写照。

周敦颐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的感化力量和美德的芬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莲不随波逐流,莲之美丽在于它的高洁和给予,以莲喻人,周敦颐强调人的人格修养,对于真理、对于道德,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不染纤尘。读《爱莲说》使人产生激浊扬清、荡涤尘垢的精神力量。

二程安贫守节

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虽然个人经历不同,却都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追求共同的理想。程颢历任地方官,书“视民如伤”于座右自警,又婉拒宰相吕大防赠他百匹高档精美绢帛,说何只我穷,“天下之贫者亦众矣”,每于公事完毕,即亲自教学传道;程颐曾教皇帝读书,向哲宗提出了君子应重视“涵养气质,薰陶德性”,常接近品行高尚、敢于当面规劝君主之过失之人。这些都反映了他们二人不以自处清寒为意,而以百姓疾苦为念。二人后来因触怒权贵而辞职回乡。

二程在为学、为政与做人等方面都表现出高尚的道德风范,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纲常。他们的生活状况虽然时常“蔬菜不继”,但从不“辍教”,名节广传,故士子从其学者无数,甚至不远千里而来,著名的“程门立雪”和“如沐春风”的典故更被后人传为佳话。

二程著作甚丰,曾自述:“昔受学于周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认为心灵得道,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精神上乐趣之所在。程颐写道:“天道、天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圣人循天理而欲万物同之”。程颢在诗中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感悟道的庄严崇高,“乐”在于通于天地精神,乃至通于无量众生之心,通于宇宙万事万物,他还写道:“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秋月》)、“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游月陂》),表现出其心境的宁静、淡泊和从容。

古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历史上有许多道德高尚之人,都是真理和道义的实践者、传播者和修身的典范。修道人有修道人的乐趣,本身就是乐在其中,看淡贫、穷、富、贵,修去各种物欲及人的执着,保持内心世界的祥和、充实和自得。乐在明理,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前程一片光明!“安贫乐道”理念彰显出一种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要坚持道义,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义无反顾地追随真理,永不懈怠!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