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修心,破除观念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二日】最近背法内修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长期以来在名、利、情方面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写出来希望能供同修借鉴。

首先在情的方面。我因为从小就缺乏温暖,所以总是在内心里渴望着能够遇到一个能使自己感到真正温暖的人,并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无论他贫穷还是富贵,疾病还是健康,也不管他年龄大小我都会不惜一切付出我所有!事实上我也是这样在践行着,我在生活中曾充当了一个不光彩的第三者的角色,并与年长我许多的人结了婚……然而以前我并没有认识到这种观念有什么不好,虽然知道这种行为不好,也为此曾非常苦恼,却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和使自己真正改变。一直到我不久前再次受到情的干扰,我的心犹如在走钢丝一般,感到很危险也很困惑。通过不断的学法、发正念,并尽力把握自己行为,努力排除不好的念头,不断的向内找,我才终于看到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和认识到了这种观念的危害性。这是一种源于私的对情强烈执著下形成的一种变异的、现代人的败坏了的观念!这也是人类道德从根本上败坏的原因之一,使人甚至于可以为了追求个人情、欲的满足可以给自己找着种种的理由,我也在随波逐流!

认识到了这种观念的变异之后,真感到人的情、欲是一种很肮脏的东西,一下子好象找到了问题的根子,并真正从情与欲的漩涡中挣脱了出来,真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纯净。如果不是师父,不是大法真正的从本质上改变了我,我这样一个在此观念带动下做了无数错事,造下无数罪业,观念变异,道德沉沦的、在神的眼里看早已不是人的人只有毁灭。无以表达我对师父慈悲救度的感恩,也明白了自己在修炼路上一次又一次摔跟头和被迫害的深层原因。

第二是在名的方面。我是一个常人所说的“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受热”的人,在常人中养成了虚荣、爱面子的坏习惯。以前总是找到这我就以为自己找到了根,可是最近发生的事却使我认识到我还有更深层的观念。公司每年都要评先進,说实话我觉的自己并没有想当这个先進,可是我却耿耿于怀于部门领导对我一年来辛苦的付出和默默无闻的工作没有只言片语的肯定。我的心有时甚至陷入到愤愤不平当中,我的内心知道按法的要求我不该这样,这是妒嫉心的体现,可是我的心压下去还会再起来,我想我这是求得别人认可的这颗求名的心的体现,可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我困惑:问题究竟出在哪呢?突然有一天我感到我的心与法之间总是有一个障碍,使真、善、忍大法不能真正進入我的心中并长期留守在其中,遇到矛盾的时候,我不能做到时时用大法去衡量,而是用人的观念首先去抵挡,总是在矛盾过后才知道后悔,过后问题还是重复的出现,逐渐的一层掩藏得很深的观念清晰的呈现出来,那就是我在常人中形成的与自我保护有关的所谓“好人”的观念。我在常人中是一个自卑内向而又爱面子的人,所以我在方方面面都形成了一种我给自己设立的所谓让自己和别人都能认可是“好人”的标准,所以我做什么都是首先以此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我是执著于要成为别人和自己心里都认可的“好人”这个名我才宁愿自己多付出一点,当然有时也和要证实法的念头绞在一起,所以才使自己这样难以发觉这根深蒂固的观念。直到它已经成为我修炼路上一个强大的障碍。直到有一天,我因为没有得到一点别人的认可我就这样愤愤不平,而此时却把证实法忘在了一边,我才真正看到了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强烈。

在利的方面我也形成了一种观念:那就是钱只要花得自己觉的值得,花的高兴就好。还是以“我”作为评判标准,在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时,很可能就去为了情而花,也可能会为了只买个虚名而花。这方面我也有教训,我总认为我是不重利的,有时可以轻易的一掷千金,而有时却也会因为买点东西怕自己吃亏而斤斤计较。

人在人世间形成的各种观念都是出于私和为维护自己,这些观念交织在一起,在名、利、情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作为一个修炼人,就必须将这些都修去,彻底破除这些后天形成的观念。破除了以上这些观念之后,感到自己对法理又有了進一层的理解,觉的自己的内心真正充实進了大法,遇事能有一个真正的缓冲余地了,能真正用法来衡量事物了,感到自己真正在从本质上改变自己了,对大法的正信更加坚定。也使我对师父《洪吟》〈威德〉:“大法不离身 心存真善忍 世间大罗汉 神鬼惧十分”和〈真修〉:“心存真善忍 法轮大法成 时时修心性 圆满妙无穷”有了一种全新的领会。

同时,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修炼者在人世间所遇到的一切所谓关、难和困扰都与自己的心和各种观念有关,或者说正因为自己有这样的心或观念,你才会遇到这样的事,或者你才会把此当作关或难,所谓的关和难才称之为关和难,如果没有这各种心和观念,你即使遇到这样的事也许也根本动不了你的心。

以上是近阶段的认识,有不当之处请同修慈悲指正。

[修炼人之间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个人当时修炼状态中的认识,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