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君子之道在于明德(一)

——孔子谈君子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倡导经世济民的儒家学说,一生以弘扬道德仁政为己任,历尽坎坷却矢志不渝。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百姓的关心,都深深的感染着他的学生和后人。以下为孔子指导学生做正人君子的几个故事。

君子以剑自卫乎

子路开始向孔子求学时,身着戎装、全副武装的来拜见老师孔子,见到老师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老师,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

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不出房间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安定他们。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

子路听了非常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的向您求教!”

孔子在子路求学伊始就种下了“仁”的种子,可谓慎于始。子路后来一直追随孔子,思想境界也在一直不断提升。

(待续)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