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返本归真 勿失仙缘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八月五日】陶弘景,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南北朝时期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他在六岁时就能理解自己读的书,并能撰写文章。七岁时读了《孝经》、《诗经》、《论语》等几万字的书籍。后来,在他十岁的时候,从同乡那里得到一本晋代人葛洪写的《神仙传》。他看到里面关于修炼和神仙的故事后,便感叹的说:“读了这本书,便使人产生壮志凌云的胸怀,有修仙学道的志气。”于是他不分昼夜的研究、探寻这本书中的事理,立下了修仙学道、长生久驻的志向。他曾经对人说:“仰望青天白云和太阳,就不觉的象原来那样遥远不可及了。”

陶弘景十七岁时已读了一万多卷书,善于弹琴和下棋,精于隶书书法,被南齐大臣们荐举为“诸王侍读”,于是入朝为官,任左卫殿中将军,后被宋顺帝调任“奉朝请”的职务(可定期参加朝会)。他在朝廷任职二十年,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淡泊名利,从不趋炎附势,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

陶弘景三十七岁这年,他上表辞禄,入茅山修道。皇帝下诏准许,并赐送他成束的绢帛作为礼物。朝中公卿士大夫都到征虏亭来为他饯行,张设了许多帷帐,为他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去那里的车马多的堵塞了道路。人们说这是自宋、齐两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人们都佩服他的志向和节操,都觉的他非常荣耀。

陶弘景隐居在茅山,结草为庐,自号“华阳隐居”。当时,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正在东阳郡做郡守。由于尊崇陶弘景的为人,沈约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做官,他始终没有接受。

雍州刺史萧衍闻说陶弘景名声,经常遣使向其讨教,陶弘景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

萧衍建立梁朝后,是为梁武帝,他大力提倡学儒崇佛,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建造寺庙,却不重视修德修身。陶弘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遣徒弟入宫劝谏武帝:礼敬神佛要修心向善,一要施以善政,二要重德修身。置腹良言,使武帝也颇受感动。

梁武帝很感激陶弘景给予的支持,真心盼望陶弘景出山辅政,重列朝班,他亲提御毫写了一份御诏,文曰:“心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派遣二位将军来征召他还都为相。两将军带着梁武帝所赐的十斤茯苓、五斗白蜜上山,说明来意后,陶公却婉言谢绝说:“请将军转奏皇上,言臣归隐山野,潜心修道,精研医术,其志已决,求陛下勿怪。皇上馈赠甚丰,无以为报,有诗一首,聊表心意。”并随手写下一首诗,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武帝赞叹之余,便不再相扰,但每遇大事,都要征询他的意见,所以当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后来成为简文帝的萧纲,当时在南徐州做刺史,由于钦佩陶弘景的风采和素养,便召他到后堂,整整谈论了几天才离去。萧纲对他甚为敬重,认为他是个有道超常之人。

陶弘景在访师求道、潜心修炼的同时,关心天下百姓,希望社会安定,希望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看到由于缺少好的医生,或者缺乏药物,很多人因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去。因此,他努力研究医药,编写切合实用的医书,扶危济急,治病救人。给后世留下了《养性延命录》等很多珍贵文献。他采药种药种甘蔗(药用),为百姓治病,不取分文,救助百姓不计其数。人们感其恩德,将他住过的地方称“陶山”,大家都说他后来在沙门山修道成仙,将此山改称为“仙门山”。如今,陶山寺尚留有后人撰写的楹联:“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

陶弘景一生追求真理,探求人生真谛,心地善良,记挂天下苍生。他谦虚谨慎,通达事理而不拘泥,有敏锐的洞察力,无论在官在隐都自然的符合礼仪。他的心明白如镜,遇到任何事都能立刻就了然于心,他的修炼故事和善行一直流传至今。

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尘世喧嚣中,我们是否依然坚守着心灵的一方净土,是否勇于承担维护真理的使命和责任;在沧桑百转的轮回中,我们是否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是否真正意识到我们久久期待的是什么。纯正的善念是生命的本源和归宿,最珍贵的机缘在今天,按照宇宙特性“真、善、忍”去做,就是为自己选择了美好的未来。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